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人文民俗 > 正文

海南人文地理为何万宁人下南洋相对少?Why fewer Wanning peop

类别:人文民俗 日期:2019-7-8 23:57:23 人气: 来源:

  “下南洋”曾经是海南岛东部较为独特的人文现象。“下南洋”是海南人开拓全新的生活空间、介入世界经济文化大潮、最后回归故里回报家乡的一代琼侨经历的缩影,也是近现代海南乃至中国发展变迁的生动缩影,体现了一百年来海南人下南洋、不断取得新业绩的奋斗,其海岛文化特征鲜明。

  为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奥秘,南海网记者叶海声近日随海南省文学院作家下基层调研,采访了文昌和琼海市作家协会的部分作家和相关人士,对文昌、琼海和万宁人当时下南洋的历史背景、各种原因及其他情况深入了解,写了《下南洋,为昌人最多》《琼海人怎么闯南洋》《为何万宁人下南洋相对少》等“下南洋”系列篇,南海网、南海网客户端、自贸港之声号近期将以中英双语推出“下南洋”系列篇,敬请关注。

  笔者不认为一个地方下南洋的人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,笔者只是想探究当时海南人下南洋的具体情形。“闯南洋”三字很好说也很好写,但不是闹着玩的。当时真要付诸行动,饥寒、风浪、日晒、海盗、孤独、乡愁和淡水的缺乏……都是难于跨过的坎,真要闯出名堂来,不知要付出多少辛酸和!

 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,“闯南洋”既有海南人勇于求新、求变的内在动力,也有东南亚因生产力蓬勃发展而欢迎大量各类劳工的需求。这种情况下,海关、港监等通关环节就不至于太过于严格和繁琐,这就为许多海南人闯南洋提供了先决条件。

  琼海和文昌人较早就去南洋,带去的人也就多。万宁经济开发往往慢半拍,这直接影响当地人闯南洋的和需求。总体而言,下南洋的风潮中,万宁人没有闲着,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弄潮儿,只是相对于文昌人和琼海人而言,下南洋的万宁人要少许多。为什么?笔者推断的其中原因是:万宁的海域比文昌和琼海相对凶险。

  有趣的是,或因更靠近琼海和文昌,或因附近海域相对平静,万宁龙滚镇的华侨就比紧紧相邻的山根镇要多得多。龙滚镇还被称为万宁的侨乡小镇。

  为了对万宁人下南洋的情况有更详实的了解,笔者采访了万宁籍作家郑立坚,说起为什么万宁下南洋的华侨比文昌、琼海少。

  郑立坚认为,解放前文昌地瘦民贫,文昌人曾经比万宁人生活得多。早年因战争和社会动荡,文昌人受到的冲击较大,生活所逼去南洋寻找出的人多,之后亲戚带亲戚,朋友带朋友,在海外的人越来越多。琼海靠近文昌,受文昌影响,琼海人也开始去南洋谋生。万宁的龙滚镇靠近琼海,受琼海影响,也向南洋飘泊,逐渐万宁沿海一带的人受影响也走南洋。但从总量上说万宁人下南洋的相对还是较少。

  这三个城市有一个共同点,都有远洋捕捞的船只,但万宁的远洋捕捞的船相对小些,数量也少些。但去南洋还算方便,在南洋赚到钱后又回家乡盖洋楼的,这三个市都有,这也是刺激三个市的人去南洋的原因。

  万宁人去南洋少更主要原因是:万宁人人均拥有的土地多,好些土地更适合种植农作物,当时万宁人生活比文昌人好,好些人不想背井离乡冒风险。

 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来,万宁海域的浪涌要比琼海和文昌的凶险得多,万宁人对海可能有更多的。比如记者曾经在万宁的山根镇观察过该镇的海域,表面上看不出和其他海域有什么大不同,但海面之下的浪涌劲道十足,当地人告诉笔者,千万不能随便去游泳,好些不听劝诫者莫名其妙就被浪涌卷走了,让人闻之色变。万宁是冲浪的好地方,由此可见其浪涌非常高。

  琼海市的潭门镇和文昌市东郊镇、铺前镇、清澜港的近海土地,多是珊瑚滩所形成的,土层浅薄,而且都是海沙堆积,不宜农耕。特别是明清到时期,化肥极少且昂贵,所以,居民们的生活不能在土地中获得足够供给,但这里的海域特别适宜于捕捞。如铺前镇的海岸边,从北面的新埠海、铺前港到东寨港,都是nichkhun kiss浅海,鱼虾丰美,文昌人乐于出海、耕海。

  潭门镇的情形更为特殊,沿着海边绵延几公里的浅海,浅海隔岸半海里形成了几公里长的珊瑚礁,大海的海浪拍岸,让浅海风平浪静,海域内水质好,鱼虾甚丰。潭门居民自明代成化初年迁来之后,就以捕捞为生。相对温柔的浅海锻炼了潭门人的一身捕捞本事。由此可推断,琼海人和文昌人对海洋的亲近要亲切得多,可能更乐于当弄潮儿。

  耕海和闯海,同样讲究“得寸进尺”,琼海和文昌人在浅海操弄惯了,就想着到深海尝试,随着社会发展,他们不满足于浅海渔捞,造大船逐渐纵深的南海。另一种情况是,因生活所迫,加之海外亲人的示范和,就想着到南洋闯一闯,试一试,决绝与坦然之间,也就出南洋了。

  利用随海南省文学院下基层调研的机会,笔者将自己的以上推断告知琼海的退休干部王章灿先生,向他讨教自己对万宁人下南洋的推断是否合理。

  王章灿先生说,有些道理,但主要还是与海洋作业有关。具体而言,万宁的海况不同于文昌和琼海,少了水深而平静的港湾,若停泊较大吨位的船舶有较度,这就间接影响当地的造船业和海洋作业。而下南洋的故事通常和远洋捕捞的经历是联系在一起的,万宁人出远海捕捞的少,自然影响其群体下南洋的经验和勇气。这应当是万宁人下南洋相对少的其中重要原因。

  王章灿先生补充说,三亚一带同样有良港,为什么下南洋的人少之又少?因为当时这个地区的人们文化水平相对低,造船的技术水平也相对落后,同样难得有远洋探索的历练,这就不难解释陵水和三亚人极少下南洋的缘由了。

  

0
0
0
0
0
0
0
0
下一篇:没有资料

相关阅读

网友评论 ()条 查看

姓名: 验证码: 看不清楚,换一个

推荐文章更多

热门图文更多

最新文章更多

关于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版权声明 - 人才招聘 - 帮助

赞助合作:

声明: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,不代表站长立场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。

CopyRight 2010-2016 波士顿旅行网 All Rights Reserved